【 空白冰冷的「送亡間」,有一個白色的三角鋼琴,上面躺著阿菲一直難以忘懷的婆婆。她蓋著被,沉靜的⋯⋯
【 牆壁透視著一排排冰冷的椅,一層層整齊的高架起來,坐滿在醫院「輪候告別」的亡者⋯⋯
【 阿菲出現,身穿病人服,赤腳的走到婆婆旁邊,神情哀傷⋯⋯
【 阿菲的家人和婆婆的親友,穿著黑色喪服進入,他們肅坐在牆壁前面的椅子,低著頭,循儀式進程,時肅立,時沈默安坐,最後加入集頌⋯⋯
【 沉寂破落的琴音在遠方傳出,阿菲猶如聽到「婆婆的聲音」!她好奇的,追蹤著背後可能的「彌留訊息」⋯⋯
【 她的家人,好像看不到阿菲的存在。間中聞得一二嬰孩哭泣聲,大家有所反應,之後,又仿似消失了,一起回到先前的肅穆⋯⋯
【 亡者以歌隊的姿態,低聲吟頌⋯⋯
生死事繁多
忘了問
活上過的如斯如此
何以身體都是填不滿的漏洞
靈軀從來不完全自主
都塞著沒完沒了的問題
忘本 忘懷
忘不了家人面相
忘思 忘想
未及送別的樹和風
今年雨多
回家似愈來愈不現實
翻天作浪的日子
羅織的故事比天高
最後
一切成煙成霧
猶似謎團
沒有底 沒有底
【 阿菲迴轉在鋼琴四周,貌似進入了奇異境界,加上自己身體的異常,她的舞動,似在「作曲」,周邊每一現象,成為了她送給婆婆的音符⋯⋯
【 家人加入「送葬歌隊」,聲音滲透層層「家味」⋯⋯
這天到來的
獨缺孫女兒和她的琴音
婆婆真的走了!
髮 白了
紋 多了
臉 乾了
身體的洞
像哄出了 失蹤的童謠
桌上的飯
椅子上的當年細說
腳下踏上過的路
版圖不斷在移動
爬上山 觀家道足跡
印痕未深 又碰到暴風雨
早看不見 老家出口
每夜睡眠深淺不一
說不出口的
張不開眼睛的
弄不清楚的
連篇謊言和慶賀
唯獨盼望
一起回家 回家
孫女 好想送別婆婆!
身體 沒有了顏色
細胞 如蟲般爬來爬去
手術床上的燈
照出在腹腔狂舞著的慾望
危床下的呼喚
亦遠亦近
五小時間
兩個女人
一老一嫩
在平行時空中 相互 牽掛
未能完滿道別
痛苦的肉身
拉走了泛淚的靈魂
似兒時被掛斷電話的憶記
喊著:「婆婆不見了!」
「可以關上冷氣嘛?婆婆怕凍!」
「可以蓋多張被子嘛?婆婆不能著寒著風!」
「可以把枕頭托著脖子嘛?婆婆呼吸要暢順!」
「可以放輕腳步嘛?婆婆不愛聽到地上的裂縫聲!」
「可以彈琴嘛?婆婆最愛聽你的月光曲⋯⋯」
【 阿菲終於走到鋼琴前面,一口氣彈上《月光曲》的變調,只是琴音奇突,在「變」中求「和」,卻總找不著落點⋯⋯
【 琴音斷斷續續的,像要叫醒婆婆⋯⋯
【 「送葬歌隊」續唱,過程中的「提問」,來自不同「家人」⋯⋯
八歲手指便懂得跳舞
和婆婆本來沒什麼關係
五指練習間
有時會想知道:
「婆婆喜歡喝什麼茶?」
「婆婆的樟木櫳可仍放在床底下?」
「婆婆晚上的飯多久沒有碰?」
「婆婆的兄弟姊妹有多少人?」
「婆婆可曾體驗過茅坑的日子?」
「婆婆的母親有誰知道?」
「婆婆和公公可有談過戀愛?」
「婆婆與我究竟是怎樣的關係?」
許許多多的問號
高懸半空
耳邊好像有許多枝箭飛過
卻誰也忘記去問:
「它們飛上了多少日子?」
曲子 應從哪裡譜寫?
【 阿菲坐在鋼琴前面良久,不知如何彈下去⋯⋯
【 「亡者」依舊在「輪候」似的,沒有表情,只是單調重複的音調在唱⋯⋯
每日尿尿失禁
身體尊嚴難堪
病床半夜啼哭
像鬼叫鬼在嚎
囗已不愛咀嚼
也少把水喝完
鹹的甜的乏味
濃淡清潤免問
誰說動土搬家
身歪魂在叫活
左鄰右里莫言
誰預告了死期
床邊走過幾人
日常本少見面
和離怎樣難渡
芥蒂何時築建
只是不敢言說
一家人
可有幾口常相問?
【 家人呆著,不敢對和⋯⋯
【 阿菲有所感觸,手指又在琴鍵上狂舞⋯⋯
【 傳來「婆婆」聲音⋯⋯
為了演奏
你用上的二百分努力
也許是我無法理解的事情
五指練習之間
少寐忘餐
可記得和婆婆相處短暫?
我沒法和你談音樂境界
只記得兒時母親殺雞雞毛輕輕著地一刻
或許那個年頭
心笨手巧
從來不懂身體怎麼如一個容器
不知載滿了些什麼廢物?
你在琴鍵上的舞步
如泣如訴
我望著自己長滿了繭的雙手
無法想像箇中感覺
直到臨終
我們的距離彷彿在隔壁相約
奇怪的身體感應
你的痛好像傳透我心
卻想不起你的臉
只道我的身體變成了你的琴弦
三代女人
怎地如此溝通?
話說不多
只知身體急著想轉
相知筋脈如蟲咬的日子⋯⋯
電視每晚重複播著的終曲
好像已成歷史遺跡
你昔日曾問
屏幕上的游魚要游上多久?
我說一覺醒來牠們便游到遠洋
誰知
你跟了上去
去了多少年月日
婆婆已數不清了⋯⋯
【 阿菲似聽非聽,身體卻禁不住煎熬,無法坐穩!只是堅持,想完成送給婆婆最後一曲⋯⋯
【 她指如針煎,在痛,也似在哭號⋯⋯
【 家人分別站起,輪流瞻仰婆婆遺容⋯⋯
【 阿菲一邊彈,一邊在Rap⋯⋯
八十八塊琴鍵豈止八十八個音諧
八十八年人生只惜記憶胡亂飄浮
身體身體不知怎地如此時常失控
風水鼻血樓梯都似成了許多問題
昔日唐樓風雲變色打開神鬼想像
母親失魂落魄把陰影傳上了身體
父親打爛牆壁拉闊我練琴的空間
莫札特貝多芬巴哈蕭邦日常作伴
那世界究竟如何教婆婆真的明白
直到身體出現了緊急狀態的一刻
隔代女性的連繫突然拉得超緊密
無法用言語表述其中跨過的現實
手指和豎起的毛髮一起急著調音
千萬蟲蟻穿過盆腔持續狂妄爬行
肚皮打開手腳狂震卻見婆婆在說
你我等了又等終於再無法等下去
身體的空調彷彿突然又再度失控
弄得滿頭發熱急忙滲出汗水降溫
婆婆魂魄早飛到了我的手術床上
她 叫我不急不急
那刻連婆婆的名字也記不上口頭
她 叫我忍痛忍痛
人在咆哮世界沒因我們失序停擺
她 已飛得老遠了
肉身和靈魂從來沒有交接的軌道
隨著手指和八十八個小木槌引領
飛到婆婆在天上等著我的老地方
等著我的 老地方⋯⋯
【 阿菲的彈奏,驟似自己極少觸及的樂與怒,接近狂亂失格!一生循規蹈矩的演奏,在精神失序間,似抓住了和婆婆失落了的情感,最後,琴音又回到了超慢板的《月光曲》⋯⋯
【 家人一個接一個都躺下,天花板像打開了,和婆婆一起觀星⋯⋯
【 「送葬歌隊」逐一離場,遙遠的在唱著《詩經》的小雅《四牡》片段:
四牡騑騑,周道倭遲。豈不懷歸?王事靡鹽,我心傷悲。
四牡騑騑,嘽嘽駱馬。豈不懷歸?王事靡鹽,不遑啟處。
⋯⋯
駕彼四駱,載驟駸駸。豈不懷歸?是用作歌,將母來諗。
【 阿菲伏在琴鍵上,睡著了⋯⋯
【 婆婆「醒」過來,站在鋼琴上,環看一家躺著。走到阿菲旁邊,用伸出一隻手指彈出《四牡》重複著的音符⋯⋯
【 遠遠又傳出嬰兒喊聲⋯⋯
風籽/草於二零二三年五月十二日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