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22]
大家好。現身在塞蒲路斯,幾天走訪了不少人間”廢墟” (由早及9000B.C.的考古現場到希臘與古羅馬時期棄置下來的殘垣),想及”吾鄕”和”種子”的種種,對所謂”未來廢墟”的想像,弔詭的是看到腳下歷史的破落…不同時空,穿梭著的卻離不開人底難免的愚昧。沿途似聽見老遠聲色,在虛浮的”事跡描述”中,獨欠真實的人情…

今晚轉到以色列,追蹤耶路撒冷的故事。後再入約旦的佩達亞…人間”種子”,理應從何說起?
寒冬中,廢墟間幾無一人!我卻似聽到你們在老遠打起鼓,追蹤曾有過的人生幾許…
想是時候開始循”鄉”間思索,書寫尋覓”種子”的足跡…
會分時段詳細與大家分享一二。
應豐
 [2013.12.23]
大家好。謝謝S提出的問題,子翎亦給我分析學習”神鼓”背後必須要經歷的磨練,在有限的日子下,真能打出”神鼓”的精神實在不容易。還有,差事是否有資源自行安置神鼓設施,以方便演員在上課以外可自行學習的空間,煩請鍾喬看看實際條件。
我想子翎*須理解各人程度。像W及S的南管敲撃基礎,可如何從中進一步發展至以站姿打神鼓?在短短八個月時間,可磨練出多少功夫?C的厚實身體功底,又可會用不同方法去尋找”身體和神鼓”的特殊關係?L最年輕,她可從基礎學習。頭三個月可否按她們各人不同的條件訂出一個可行的方案?這可能與莫比斯的課程有別,不知可調整的空間有多大?
“神鼓”在這次演出上的運用,或可有別於”常規標準”。或許”尋找遺失了的鼓聲”是這次創作的其中想像,最後,她們打的”鼓”,不一定是”現場存在的東西”,也許只是幾個棄置的油筒罷了….
學神鼓背後精神和基本功夫是日後發展作品的其一起點,再按各人單獨和互動的條件,建立一二套可能探索的框架。即興背後,必須拿捏建築”觀點”和”結構”的方位,才可重整、重構或拆卸可指及的素材。希望到了四月來台時,在工作坊可進一步按情況設計第二階段的擊鼓練習。
感激大家願意投入的精神,煩請子翎可找一天與四人一聚,試試其底子,按情況設計課程。相信一定可尋找到出路。
應豐
寫於耶路撒冷的寒夜 (看見到處是商業化的陳設,更明白昔日瑪利亞和若瑟為何找不到地方讓耶穌出世…)
*C, W, S, L是《吾鄉種籽》演員;子翎是這次演出的擊鼓導師。
 
 [2013.12.30]
看似有點”不吉利”,身在死海海岸,給大家新年祝願…
目睹大自然的孤寂,遙望到馬蕯達(Masada)岩石山頭在公元初曾幾經歷的血腥,
這裡的廢墟,今日依然是槍桿下爭鋒之地…
水源,是當中最大的問題,成為弄權者最無力卻又死纏不放的政治把玩,
遺害總回到民間每日生命課題…
在眾”廢墟”背後,只談”英雄事跡”,鮮談成事過程中曾有過的勞役!
地源、鄉源、人源、水源和物源之間,
其”原”怎可離開”水”?
“水道”又是人世代的功課!
目睹昔日守城賴以生存的崖邊引水道,
我們多談策劃者的智慧,曾因此而丟棄了”尋常”的生命,
在這”世界文化遺跡”中卻一字不提…
種子,”禾”的”重”量,亦源於水的份量罷!
“精神”的種子,不亦是由”米”和”青”(青綠山脈)而來?
以儀式”申”延其中不平凡的生命體驗…
也許,從”死”去認識”生”,
是十分重要的功課。
最近收到朋友分享如何照顧病患母親的裸體經歷,
感覺良多…
生命的循環,
緣繫於體內早種的子孫系統,
奈何在經年爭戰中不斷流徙的過程中,
願其”鄉”亦何許?
但願在你們的故事中,
可尋得更具體的意義。
作為一生不斷流徙的人,
亦生長於一塊只容納人路過的城市,
這是鍾喬*給我一個豪不容易的題目…
但願
新(動詞)年是給我們”藝術行動”一次重整的週期,
從中分享修行的經驗…
應豐
*鍾喬是台北差事劇團藝術總監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