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黃詩羚奉獻了人生第一個專訪給《如花。如水。如母》!
四十多分鐘的分享,進入詩羚的世界:由小時候到婚後成為母親之間,由母親情執對錯到自身育兒的反思,由草蜢的《三分鐘放縱》到鍾情舞蹈的旅途,詩羚的「生命時鐘」仿似和歌詞中幾組字詞微妙構連,默然種下了片點思考的窗口:
【擠迫/放縱】
父親對羚羊的想像,似傳到女兒的生活空間以至情緒空間的敏感脈搏⋯⋯
香港城市發展,礙於條件,似乎不斷在「打碎/重建」中尋找「可持續發展」的空間。結果,人的生活品質和習慣,都往狹窄的軌跡裡鑽,過程中,其實都輾轉投影在家裡,把多少尋常生靈安頓在擠迫的心理管道,事事似存在於迫在眉睫的危機感⋯⋯
誰料青春的幻想,成為開解煩惱的妙方,也造就了詩羚舞蹈藝行的大道!重探成長中有過的「放縱」,也許回應著生命中一種長期缺失,深值回溯!
【失控/怱怱】
究竟因工作或是什麼壓力,母親情執對錯種下了怎樣的苖?
綜觀我城的生活脈搏,擠壓著每日多少進出不同空間的神經?由虛擬的到實體的緊繃狀態,默默按照人家「方便管理」的規定,忘記了每日生活自在自主的重要性。潛意識的盲從,又有幾多人給人家經濟發展之名,為口奔馳,每日總來去匆匆間,家庭生活可真剩下多少溝通的機會?「對的/錯的」,又把多少行為變成紙上問卷調查般作格式管核?當生活獨欠追蹤脈絡條理,怎不又燒掉心機,沒想到閒著的益處!
成長和智慧,不一定是平衡對等的事。人生,不知必須要錯上幾多回,才能省悟片點可重置的天地!因「身份」的莫名假設,還未準備,已成為人家審批的框架,連學習的機會也未成形,已「犯上多少錯誤的抉擇」?或許,體諒和放下才有出路⋯⋯
【抑壓/刺痛】
誰因莫名的「身份責任」和「至親假設」,一再墮入怪責的盲點,又放不過這樣那樣的「不是」?如何把一切收壓在心窩裏,會造成怎麼的傷害?
觀上代人「刺」之所以,歸根如何追蹤延續至下代「痛」之原委?或許,一切也不是理所當然的!大觀人類歷史,都在重複的「刺痛」中演化,按「先天」以至「後天」的「有限承襲」和「當下際遇」,懂得自在調適其中的無幾人!
由歷史構成的文化抑壓,默默感染著尋常眾生,造就了幾多本可不必的刺痛?長期「為制度服務」的「教育標準」,獨欠平靜心靈的課堂,回到呼吸系統的自然本體!誰知道一不小心,又墮入人家莫名下設的「道德」和「法網」,一再強調「對/錯」的端倪,放不下多少細節人情?
母親的故事,可深研的生命課題,或許藝行的心,是打開閲讀的重要窗口!
【暗湧/解凍】
多少情緒暗暗在哪裡積壓,直至身體湧現要急著回應的衝動⋯⋯
奇妙是:詩羚目睹兒子的成長,同時打開身體五感,給「舞動」另外的傳釋⋯⋯
此間面對母親「中風」,也許可重新看眾生世代交替的奇異脈搏,把「瘋」淨化,還原生命自在的本然!
詩羚對「如花。如水。如母」的解讀,有其獨到的眼界:由精子到卵子、由羊水到胎盤、由生育到感悟生命的源起,似乎都合成著「母/親」的裡外,如花般內置億萬年慧能,親歷「傳承」的妙然⋯⋯
何應豐/二零二零年八月十五日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