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
距離12月28日生活館完結至今已過去一個多月了,很多的感覺和回憶和習慣依然繼續生長中。回望這一年多的旅程,從研究問題的確立到記下開始到結束的感受,因為“未知”但又好奇將會發生的事,再加上自己是個善忘的人,慢慢開始了用文字去記錄,
2020年10月20日 晴
第一階段的第一天
空間、聲量、凳子、手和筆、淚水、笑中的哭腔、
傷痛的巨大能量、沒什麼特別的隱藏、冰冷、平衡、
熱、抽離、問題……身體感覺很不自在,未找到可安放自己的狀態,三小時不易過。
流
在筆記中我有很多關於“身體”的記錄,Dick時常問:“作為一位舞者,你好像在整個旅程中很少跳舞?”好像是又好像不是,見到因喜 因悲 ……的身體百態,母親如何形容自己身體的成長細節,身體在情緒跌宕起伏中的細微變化,到水墨中身體的沉、穩、放,水耕烈日下身體大地所生出的力量,水科學中身體內不斷流動的水,再到水土工作坊中,水和泥土將我身體原生內在的寂和融勾勒在那些彎曲的植物小路間。“舞蹈”其實無處不在,這些經驗讓我在舞動中不斷遊走,亦開始見到自己身體的慣性,欣賞同伴們 誠實、包容的身體內在,多了機會和自己的身體對話,與自己連結的結果就是在這些日子流了很多的眼淚,不同重量的淚水,釋放了某部分的“身體”,希望接下來 “她”會繼續陪我“跳舞”!
2021年4月27日 晴
第二階段的第一天
從母親的畫像開始,發現腦中可思想的畫面並不多,
小時候上學的路我選擇了喜歡的顏色化成點點,
在紙上再走一次,也願意慢慢感受我出生地細緻的每個角落。
我在“她”下方畫下父的形象,那支棍的權利和痛,依然深刻。
慢慢的思緒打開了,60箱可樂無緣無故地出現在紙上,
應該如何理解用“它”換了一種不屬於我的機會?
我慢慢將“它”打開,所有的氣泡化到了每個空位中,
每一個都是母親對我的保護與期待!
就這樣找回與母親失去的那10年。
化
上大學時,我主修民間舞。老師常說:“藝術是來自生活,但又高於生活的。”那時我會靠不斷複製學習別人的生活,以為一件蒙古舞剪裁的服裝再加上精緻漂亮的點綴,跳著老師教的動作,我就已經功德完滿了。在那時,或許是可行的,年輕的身體和年輕的表達。記得在水土工作坊中,一次完結後的分享,我說以前當舞者的時候,從來沒有好好地為自己化一次妝,什麼是化妝,化成怎樣的自己,在準備中是否有好好瞭解你的內在節奏。那天的泥慢慢貼進我的皮膚內,冰冰的,每一個毛孔都呼吸著它的氣息,厚厚的改變我的重量和坐姿,我不斷地找回昨日的自己,將 “她”顯現出來,“微觀”的心這樣慢慢開始了。前面的路慢慢清晰起來,發現自己的一個念頭,更會追隨一刻的意念,如起舞般自由享受。
2021年12月23日 晴
第三階段的第一天
昨晚睡不著覺,好像有些情感的回憶準備要傾瀉而出的興奮感,各種壓力、期待、緊張混成一團。
早上希望打點好仔仔的安排,期待按照我的時間進行著,
但又再次失敗了,情緒由昨晚的失眠到當下的失控積聚一起衝上頭頂,這種困局不斷出現,實在另我煩躁得很。
我離開家後,不斷靠行走去驅散這種不安,直到落筆的當下依然在我體內循環著。
動
入生活館之前的那晚,有一種通往未知的感覺,需要老老實實的面對自己忐忑的心由那裡來的。Dick也有和我一樣的感受,我們在“對話”中可以排解一些不安,回到生活的日常事中,在尋對方的“日常”中,探見自己的盲點,這種“對話”的方式,在整個旅程中十分寶貴。時常提對方那不是一個表演,都很怕跌入給別人看,自己要準備充足才有底氣的慣性中。有了自知的心,在那一周裡唯一需要準備的就是迎接每一天的 “當下”,好像生活中的不可控一樣,但那是最多的能量和內裡沉實的來源。每日都有新的方向,身邊的人、事、物開始不斷挪動!混亂中帶著很多新的可能,由生活而來,扎扎實實的。
回
一年多的“藝行”真真切切的影響著我的方方面面,為了不讓“它們白白流走”,每日我都會繼續“微觀”的生活,讓內在的 “絲線”繼續編織……,想起最後一天生活館的最後一幅畫面,我趴在席上,遙遙細看,眼前的少年人,數算著她與母親的日常,手指間的線自在地收、放、拉、扯,聯繫著我與她。何應豐見到我和女兒的相處,說我在女兒面前會變回小女孩,我當時沒有察覺,但那天我見到了自己,濕潤的雙眼充滿了笑意,誰是母、誰是女、誰是自己……。母親與我的(尺)……再次調教好鬧鐘,珍惜再擁抱的一刻。我與女兒(的尺)……腳步和腳步不在時間之內,在每步的轉移之間。三代在不同社會背景下女性(的尺)……如水一樣綿密點滴、既輕亦重。
謝茵
2022年1月30日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