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水 身體 玻璃 儀式 自畫像
面前的是儀式, 一個給自己安靜下來,面向自己的映照片刻。鏡裏頭的自己, 眼、耳、口、鼻、頭髮、輪廓、鎖骨、傾倒的一邊、向上拉斜的另一邊,左右 不對稱性,手沿著筆尖一一流動畫下,建築了這張自畫像,還有幾條不會常問 自己的問題。
手的悸動,引領身體去探索想走到的深處,身體反應從初初的悸動抖震,慢慢 找到了急燥不安的出口,自畫像放水中滲透,眼看著那沉澱到底,默默不作聲 的濕透著,我願隨這自畫的臉輕輕將臉龐套入水中去,親親這會或許令我遇溺 的真實。
將玻璃杯裏的水加入,透明的杯,硬硬的琉璃,柔柔的水,承載倒入的聲音, 有如心靈的透徹,容讓反射。
口吐水泡,卜碌卜碌的一聲聲,拿起自畫像,我對著我,我著對滲透莫名的點 線面,唱著心中泛起的一首祝福水的部落歌 [The Water Blessing Song by Nalini Blossom] ,聲音的轉變,近的遠的,重的柔和的,嘗試著找尋互相對話的聲 音,語氣,符號,呼吸,直至有點喘氣,直至靜止不作聲。擁抱當刻的安靜, 始與這個如同初相識又不陌生的自己有著很清晰的親近感。
水,動時,多姿態;水,靜時,深看微細態。身體如是,心如是。

二
水墨
濃淡稠稀
大筆小筆,力度輸送,運行游走 水墨當中喚醒了我從小便很喜歡的感覺 -「寫毛筆字 」
兒時已很喜愛寫字,無論是鉛筆或鉛子筆都愛寫,直至小學開始學習毛筆字, 大階小階,大筆小筆,就是愛上。記得爸爸讓幫我找來一套墨硯,加水自己磨 墨,一筆一筆寫。那時還很記得墨的氣味,墨水沾上手的黏感。
寫毛筆字令我感受安靜,在媽媽平常打麻雀的下午,我就寧靜的在自己那毛筆 字世界裏遊走,好舒暢,還獲得很多毛筆字比實獎狀,這是我常常心感喜悅的 地方。直至有一次老師教用水墨來畫畫,那是多麼的更喜悅,可以更放鬆更大 自由度去渾筆,將字在毛筆間變成山水畫,變成海上小舟,喜歡極了。
而今次遇上蔡海鵬老師,是再喚醒我這個水墨創作的動力,在工作坊中的種種 示範,我們落手落腳親自創作,好有質感好有力量的協作。
每一下下筆,潑墨,控制,筆的遊走,都是決定,可能沒有方向,可能預先計 劃,可能深思熟慮,可能誤打誤撞,可能你我互補,可能互相融和。物料與水 與墨的交錯,顏色顏料的加入,凝聚了大世界。自我完成的作品,大家互相協 作的大山水行雲,都融洽地在建築一份生命力的抖動,溫柔的,澎湃的,輕輕 的,力度的….. 通通融和。

三
記水動與母親的錄音
感謝今日能與Christy 一起經歷這個水、紙、人與媽媽故事的行動,大家下次都可試試轉換partner, 感受好不一樣。若然話我和Priscilla 已經認識很久,對彼此都有一定了解,其實真的如何應豐所說,在於慣性地了解,但就在決定找她做隊友那時才剛剛開始真正去認識她。
今天其實內裏在與自己的右手手震做防衛,所以一直用左手執杯,感受著杯與水與我就是一個整體地移動。Christy 的那種直線行動,清晰直接,她的所有節奏和行動其實都沒有使我驚嚇或懊惱怎樣反應,當她將杯移到我的杯上方,我已知道她會把杯放上來與我的重疊,杯移翻的一下,反而有如一下鐘聲,提醒我她的行動就如我抖震的右手,是自己的慣性秩序中的亂序,想fix 想處理,但其實容讓看似亂序的存在是一種共存的相處方式。最後用了右手將交疊的杯和水慢慢放好,那個重量很安穩,手沒抖震,感覺多了一種陪伴。
媽媽Kitty的聲音一直在靜默之間讓我感受到世上無難事,有趣的是,媽媽形容她信錯了一個男人,令她人生曾經直插黑暗谷底,背著這個男人的重量,媽媽如何自處?我拿著兩隻重疊的杯,水意外地倒翻兩次,如何將別人留下在自己生命中的重量,好好了解,放下,安放好,繼續行?
這個別人,有血緣的沒血緣的,在自己人生中都是一件事;說到一代傳一代,如何安放好每一督「蘇州屎」,又其實「蘇州屎」是否只是臭和爛攤子?我們從中有沒有得到學習的機會?謝茵今天說,第一代人(她和Dick 是第一組開始行動)行出來的路其實每步都戰戰兢兢㗎;就她似做媽媽一樣,有誰一早就知道如何做一個媽媽呢?有什麼步驟呢?人人都一樣嗎? 只有個大概的框架,然後不停地做決定找出口,又一直留下每一步水印。
關於舞者的慣性,都是很有趣的觀察,今日一直看,在思考:
舞者在舞台上的臨在vs 舞者在生活中的臨在
那種迎向觀眾的力量,若果反向迎向自己,又會是怎樣的呢?
四
人生第一次體驗Watsu
要下水,憶起了兒時遇溺的一次體驗,到現在其實都很怕水,不敢到不到地的池中,亦不懂游泳。但喜歡在水中行走,游游自在的感覺,因為水的溫度,質感,阻力,承載著的都有萬萬千千樣式,多變性很高呢。
兒時不知死,一大口跳進大池中,然後身上什麼水泡浮具都沒有,就跌進水裏去,記憶是在水中不停手抓著池中的人,最後
被抱了上水,找回爸爸,那口溺過水的氣味和塞了的鼻子感覺,一直都記得。
今次Watsu, 我是被好好地照顧的,水療師Bonnie 和Kimmi, 給予我最真誠最安穩的水中經驗。 在水中放鬆,整個身體被水和水療師承載著,耳朵在水中感受寧靜,寧靜當中的聲音,水每次動的聲音,自己的深呼吸,水療師的深呼吸,一起的進行著。
那種放鬆,從身體出發漸漸引導到情緒的舒緩,內心的感覺突然之間湧現,釋放眼淚,內在感受的一種釋放。
皮膚,水的溫暖,安穩。
水阻,水的流動,對話。
呼吸,水的聲音,寧靜。
飄浮,水的承載,無我。

五
Into the Microcosmos
水耕,水動,水墨,水療,水煮,要進入水科學了,中學時的 Phy Chem Bio 回 憶返晒嚟。從科學角度去認識「水」,進入微觀世界,顯微鏡下的相遇,獨特且驚訝,好奇心想鑽進去看這個看來平面但立體感空間甚廣的宇宙,令我們都𣊬 間變回小朋友,一同用一雙純粹的眼睛去發現。
從蕨類植物的根部開始,到採收自己的口腔細胞去探視,尋找自己的過程,雖然未找到明顯的細胞核,但就與自己的口水在細細的視圈內相遇 。聚焦一段時 間,拉自己出來就有點暈眩,也許時間都不早了,眼花撩亂了。
水樣本裏頭的動與靜,很期待與平常肉眼看不見的來個對等且單純的相遇。望 著顯微鏡裏的細胞,看到了的是一堆水,份子,和一堆「我」。很大的對比,卻 又很近很親切,回看每個生命的展現,與生俱來的生命藍圖,一一都在每組每 粒 DNA 內鎖著就裏,排列成形,物質身建構身體,再一口靈光靈氣,活活一個 人,母體內的默默承載,輸送養份,彼此繫著這一脈相傳的愛與實體,直至臍 帶割離,直至成長、依賴依伴、各所往來,生老病死,再回到水裏去,細胞 裏,寰迴宇宙裏。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