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大、中、小及特殊學校和社會服務團體的同學、教師及社工提供創意教育工作坊
教育作坊
為大、中、小及特殊學校和社會服務團體的同學、教師及社工提供創意教育工作坊
– 有關「訪」「問」的聯想
別人送給你的故事,可有把它帶回家後,便丟棄在資料收集箱,等待下一 回辯證好放在手掌中把玩?從造訪、交談、遺忘到良心發現,幾曾在骨子裡與 筆鋒謀合,試圖建構陣陣錯愕,製作一系列可造勢的評審和論述,以利下一回合口舌的擂台戰果?知識分子的幽黯國度,每埋藏在其追求「卓越」的心窩裏,深切影響著每一言行方寸,借高度計算(或粗劣)的技巧,隱瞞心事;口的門度,早隨心眼的淺薄,將可造化的訊息填塞在浮誇的、滿目瘡 痍的意識形態底,慘不忍睹⋯⋯
– 記2022年3月27日作坊一二
三天了,五位參與作坊朋友的「行動臉孔」記憶猶新⋯⋯
按他們的「自我介紹」,一位是物理治療師,一位是基因學的分析員,一位正在待業的法醫畢業生,一位讀統計學及一位讀獸醫的大學生。聽到的,只是各人即時傳達的一個有關「身份」的訊息,之外,是五個彷彿熟悉得「不知如何是好」的身體,等待著「下一個問題」或「行動指令」!這也是作坊很「正常發生」的「第一件事情」,呈現的便成為往後要進入和跨越的「生命功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