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傳統戲曲美學在當代劇場的運用及文化思考作深入分析和研究
演藝探索
對中國傳統戲曲美學在當代劇場的運用及文化思考作深入分析和研究
戲劇,許多時總教人感覺作虛弄假,不用太認真!弔詭的是,因戲劇而引發出的文化爭議,不論地緣國界,從來沒有停止!由劇場到電影電視,以至今天網絡上的「視訊娱樂」,當中故事,少不了「戲劇性」、「藝術性」和「議題性」的編撰。其中言語,不乏渲染性的消費樣式。今世代,在資訊泛濫的時勢,對戲劇文學的探索,猶似走入「蔓徑荒草」之地,少有能靠近日常!
機緣所至,重讀莎氏比亞的《馴悍記》(The Taming of the Shrew),沒想到今日此情此境,有著連串難以言全的體味,那是大學時期的閲讀沒有想過的。也許,這麼多年後,人大了,經歷多了,對故事、人物以至作者相互和我牽引起的思緒,恰恰是此間很好的功課:「馴」、「悍」、「記」的三重性,畢竟構建著最少「十八層」閱讀切面,像邀請我重遊二十一世紀的「大觀園」似的,參透莎翁說故事中剝開的「(偽)文化風景」⋯⋯
演出,結束了!其中滋味,可不正燃點著另一種生命花火嘛?
每次創作,都是準備下一段路的重要過程。回首和前瞻,默默給當下點點可以不再尋常的養份。您兒子和丈夫的參與,也成為重要的部分⋯⋯
假如今天是「花開的日子」,盆、土、水和空氣之間,究竟有多少人為因素,影響著開花的時間?
一切,又不能不回到「如何種出一盆花」的根本問題!
訪問中說及《帝女花》是一個「悲劇」,畢竟是怎麼來的一個概念?
你,一下子便讓自己剎那倒下,滑入那「方塊泥土」,看到又是怎樣的「人間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