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結網上有關表演藝術與文化思考的文字及影像紀錄,給有志舞台藝術及文化研究或創作的網友更多元的切入點,冀藉此超越尋常的框架想像。

演藝思潮
連結網上有關表演藝術與文化思考的文字及影像紀錄,給有志舞台藝術及文化研究或創作的網友更多元的切入點,冀藉此超越尋常的框架想像。

機緣所至,重讀莎氏比亞的《馴悍記》(The Taming of the Shrew),沒想到今日此情此境,有著連串難以言全的體味,那是大學時期的閲讀沒有想過的。也許,這麼多年後,人大了,經歷多了,對故事、人物以至作者相互和我牽引起的思緒,恰恰是此間很好的功課:「馴」、「悍」、「記」的三重性,畢竟構建著最少「十八層」閱讀切面,像邀請我重遊二十一世紀的「大觀園」似的,參透莎翁說故事中剝開的「(偽)文化風景」⋯⋯

閱讀全文→

上一個星期五(10月18日)晚上往香港舞蹈團八樓平台觀看「中國舞蹈與中國武術之交互研究與成果呈現」,是三十年來接觸香港舞蹈團難得教我真正興奮的一次經驗:舞者的目光和身體在地的連結,形成很實在身體裡外空間的投影,當中真摰和誠實的動能與氣態,其感染力很耐看,更可引發觀者投入,猶如和舞者一起再「一步步接觸真實」。過程中,不單引發我回到舞蹈表演中長期失落和欠缺整全的「行動現場」,亦想及表演藝術在中華文化一直少有重新碰觸「道」的核心美學精神。

閱讀全文→
轉載自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月旦舞台 /【藝評筆陣】
http://www.iatc.com.hk/?a=doc&id=58290

身體,是我每天必然到訪的「文化中心」!

閱讀全文→
轉載自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月旦舞台 /【藝評筆陣】
http://www.iatc.com.hk/?a=doc&id=56670

閱讀全文→

曹寶蓮  1966﹣2013)
 
寶月明晰舞謾世間情容
蓮步千姿蹈道天地無跡
 
香港土生土長舞蹈家。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1988年獲「亞洲文化協會英美獎學金」赴美國北卡羅莱納州参加「美國舞蹈節」及「麻省舞蹈節」並同時到紐約體驗生活。1989年加入香港舞蹈團於《周璇》、《寶蓮燈》、《画皮》、《春香傳》、《胭脂扣》、《玉卿嫂》、《誘僧》及《菊豆》等舞蹈演出中担當重要角色。1995年獲「賽馬會獎學金」遠赴紐約艾云艾利舞蹈中心深造一年回港後1997年獲「香港藝術家年獎 ─ 舞蹈家」。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