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後斷續的走到蕪湖街頭,抱著一片含混的感觸,觀看香港城市人的孤獨!

穿梭舖巷,人的交往聊是浮虛的角色扮演,幾曾認真投入?停下認真起來時,都是怪異目光的回報,其形態難掩城市的失落,在傳統社區秩序逐步解體的當下,如何繞過「發展」,尋找錯失的內涵,街頭似填滿值得重新瞭解的啟示:

招牌的空間、文字和顏色配搭,可令人充滿形而上的遐想;新舊招牌交替的版圖,形成新一輪的「兵家混戰圖」;亮著與不亮著間的潛在「街頭戰爭」,在半公眾的鄰舍間懸掛著一堆堆「顧忌的慾望」;在自由放任與法例規管的對衡和分裂狀態下被棄置的生活管道,盛載著的都是不一般的故事;禁慾與釋慾漂染著的街頭「人造色素」,蘊藏著許多急欲展開抗爭(或和議)的人間道場;公眾及私人「場所」的進化(或退化)系統及觀念,各給蹓躂添上「可多消磨幾句鐘」的快樂時光;眾廈外牆的「特色設計」和「人民裝置」的對立與混成,尤如一幅警世的「香港現代啟示錄」;自覺和不自覺的生活拼貼和建築,被迫迎接紅灣半島即將湧過來的「清拆風雲」,不知又會打亂幾多每日生計的條理;「在場」與「不在場」的「混雜龍蛇」,在傳媒窮追猛打下,釋放出可能比之更混雜的人間困境;現況和境遷與零碎剝落的歷史「交媾」下所呈現的「時間廊」,將不少生理和物理時鐘推入「錯配交感」的混沌空間;價格與貨物的配對及形勢分佈,比劃著各自的幹線邊界,按注下的籌碼判別著今日人情價格;時尚、保守及過渡的不斷重整與規劃,建構著市道「吉凶」的新注釋;破落和殘存的僅餘意義,被放置在「地理經濟學」上揣研,假設著一籃子虛擬的「實在出路」;街坊、遊人、小販、店員與居民的「通識(或拒絕通識)網絡」,把「街」「道」的「產業」按市值重組「可觀」的語意;可以毫不安全的「安全島」,就在保險推銷員眼前行人處,靜候下一次意外的蒞臨;兌換人情的「交易」與「非交易」的「公營場所」,各自努力不懈地挖掘可經營的「私人物業」;基督、佛祖、觀音和道士共同出沒的「交易」次數,從未休止的「持續穩定上揚」……

蕪湖地域,在一遍Twins「翻版」的流行兒歌襯托下,任憑時間洗禮,摸著一身混雜,繼續蛻變!俚俗情誼,在新舊舖位相交的競爭下,都變成懷舊的商業噱頭。難以結賬的人情細暖,瑟縮在舊樓梯間,給高談當日股市行程的師奶,與生果攤檔老細的營業額作每日的市況對照。菲傭的「生活空間」究連巷口竹棚上塗鴉的低微也比不上,當中環成為眾地產商模倣目標的催情底下,菲傭與露宿者間的「差異」在於對街頭的引用方式:前者奉旨「被遺棄」,後者走投無路……

殖民戲軌留下的文化空殼,編製著新一輪更激烈的商業爭戰,愈戰愈慘情!昔日「騎樓底」下的浪漫,逐步被商場侵蝕得苦無出口。抬頭望,冷氣機的水滴又出兵干擾眼界,將娓娓道來的歷史架空;泛濫的「排污物」,傾巢而出,給地產商製造下一回「擴充營業」的「改造環境因素」!

棲息在樓房內的生活情節,循每月迂迴的航道,摸索下一扇門的位置。環看周圍,又給我一陣目眩,種種憂戚的∕狂妄的∕忐忑的∕老化的∕謀殺的∕衝刺的∕遲緩的∕柔弱的∕空置的文化符碼,各自尋找著可寄宿一宵的「豪華酒店」,或是一所夢劇院,借它底黑暗,重整下一回「亮相」的可能姿態!

我制約著失魂的情緒,想像與惡形惡相接近的怡然方位,校正希望的方寸!蕪湖街上(管它是頭是尾),豈止有三百六十度跨距的生活板斧?遙遠處,畢竟早在身邊運轉,等待下一個問題的導向……

我馬上(從來不知「馬」在何方?)停下,記錄起途經標誌,結構自家勞作的意義!

慾望的源泉,給下一部瘋狂史傳送出頁碼,編制其「藝術的」章節,直至一日,借抹消除先前的語話,監控著新編的語言力量,迭造勾劃街道的心腸?

蕪湖街(荒蕪的湖在那裡?),愈來愈模糊!

瘋子日記091204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