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封。1980年9月13日。馬賽克式思潮。】
對執著書寫內容和結構的哈維爾而言,書信的類別只有三種:公式書函、自由書寫和微型散文。在監控下,三種形式的書信均沒有可能成事。畢竟,這特殊處境正好給他尋求框架以外出路的可能 ﹣馬賽克式拼貼!
馬賽克(mosaic),一種以小石塊鑲嵌成畫的藝術,給轉化到書信上,它意味著一種細碎、繁複卻又連成的思想拼圖。
人生,莫不是另一種「馬賽克畫作」?每一小塊石頭在被鑲嵌前,其源流亦深值斟酌細味!一瞬間、一下子、一時辰、一整天以至一個月及一特定時段的不同生活體驗,其中可延伸的「馬賽克想像」,足教你我樂上幾生幾世(只是在營役生活中,願意如此追蹤或驗證生命的人,委實不多)!鑲嵌的功夫,不算難,可容易學上。鑲嵌的耐性和前後的追溯和玩味,在每一小塊相連和可延續的脈絡之間,每考量著我們究竟在關懷著一些甚麼事情。按私下或公共道德尋索?真實裡外,可深值「鑲嵌」的事,又可有真正「閒情」去磨煉創作過程中每小塊石頭?
文化偶遇何其多,彈指間可拾來的「石頭概念」,已可窮一生拼合,獨看君心事何寄!網上流行的Twitter社交網,每人以140字為限的「石塊式」貼上,可延伸的網絡拼圖,可以是無限大,亦可以是雜散式等待連線,還看你我深究其詳的動力和意志!今天少談萬物元氣,在各方琢磨自身小方塊天地的同時,頃自按腔按調辨式辨格,卻少理可都是混沌之氣中的靈機!石頭碰觸之間,默默牽引出一幅幅天地圖騰!
哈維爾因所限而悟出無限(或只是寫信間理出的意氣),書寫更自由自主。儘管獄中生活看似形式化規律化,肉身和意識每磨練出不尋常發現,只看有多少關注事態移轉的形骸,從中大觀或微觀之。
不連貫思索又何妨!為方便他者框架式溝通和管理,自主意識被教育模式化,強調「貫徹始終」,任何「不規則」、「不乾淨」、「不檢點」的生活痕跡,均被批評和監控。由家庭、學校至社會,彷彿難容「不連貫的獨語」!生活需求的多重性,拉攏著不同意志的心靈,(不)願意深入實證或悟證的人,各按其「鑲嵌生活事件」的邏輯,感觸出不同精神內涵。假如要在「太虛幻境」中,不停強求先掌握「生活的馬賽克」,才學習「鑲嵌的藝術」,仿如以「浩瀚情思」去打擊「可微小著眼的心事」!誠然,追蹤人世間的「索隱」,必須具「劈石開山」之氣概。但獨好鑽研「小石歷史」的「癖好者」,他的「里程」又無礙以「袖珍觀天」、從有限觀無限!
一篇文章本是一幅「馬賽克圖像」(每一個字委實都有它可連篇的索引),一本書亦然!哈維爾的書簡,既是一幅馬賽克畫,亦是眾多小型馬賽克畫連接出的龐大思想拼圖。由「私話」、「戲言」、「思念」、「辯證」、「勾尋」到不同樣式的「獄中論調」,組合或變奏出一幅又一幅不尋常的「肉身/意識馬賽克」!
肉身,在某角度而言,不也是一個由「極小細胞」組合而成的「馬賽克物體」?甚至一個腫瘤的構成,也離不開可追蹤的「馬賽克結構」。在更宏觀的領域上看,它歸根也是一系列「馬賽克體系」的「肉身延展」!妄想割除腫瘤,去其「假設實體」的存在,以完成「治療」,是缺乏理解「馬賽克網路」的短視「重拼程序」。腫瘤的形成,必源自更深遠的身體裡外氣候和條件,倘若不去追查肉身集成的底蘊,它必然更具「實力」的延展活動範圍!細胞拼合運動的版圖,有肌有理,因本身及周邊意識能量而改寫的生態條件,每牽引出不一樣的「鑲嵌」情境。漫遊身體箇中給腫瘤「可棲身」的移動浮萍,隨聽覺、知覺、視覺和心覺,認識或重整潛入「腫瘤黑洞」裡一切「主體」、「客體」、「受體」和「被植入體」,釐清之間的來龍去脈,是認知腫瘤背後「馬賽克部落」的必須過程。
思想的腫瘤,無處不在!每人也逃避不了思考的可能盲點。但認知其存在是重要的跨越,以「病」理「病」,以「死」覓「生」,以「古」悟「今」(或相反而為之),才能重訪此間像香港式「(後)殖民思想」的「馬賽克腫瘤圖譜」!腫瘤,是生命中必然部份,它必定存在,良性惡性亦然。在尋找「腫瘤認同」的過程中,難免考古一番,在回憶映疊間,參看遠近古蹟曾被編制的「馬賽克地圖」,再從中學習重編或閱讀「腫瘤組織」的新可能。一切思想的「中心/邊緣論」,每糾纏或暗藏著「馬賽克政治/權力」的矛盾,像腫瘤般,指涉著深藏的、複雜的歷史和再現情理。
在某程度上,我們本質都只是一個「異鄉人」,借肉身探究「他地」的訪客。沿馬賽克線路,大觀人間幻相而已!
(或不如像哈維爾,學習享受一杯茶、一粒朱古力或是燒一支煙的簡靜情趣便是……)
21/04/2013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