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網站:http://participatorytheatreproject.com/]
研究成員:陳蕾(文字工作者)、梁寶榮(音樂創作人)、盧韻淇(建築師/舞台創作人)、徐奕婕(編舞)
語言和行動的對倒由一名異鄕女人出訪作起點,藉訪談紀錄追蹤一個身體在地的「遊牧版圖」,打開語言的缺陷和翻譯過程中說不出、看不見的身體藍圖。
探索內容:
研究以卡爾唯諾的《看不見的城市》借鏡,對應陳蕾的遊記《異鄉女子:十個命運自主的真實紀錄》,延伸至徐奕婕與「現代城市遊牧者」的「訪談」,探索今日語言和身體經驗存在的距離。
過程中,行動研究者將分別勾尋城市、遊牧、論述和身體真實內部的間離和落差,探究每一位個體的「語言脈絡」和「經驗描繪」的情和理,追蹤內在仍難免留白的、教人「看不見」的「身體內部」。當代城市中的「遊牧身體」,究竟又如何邀請你我進入一個試圖自主的世界,究其「(欠缺)行動的身體」,重探當代試圖以語言建構城市經驗和真實身體空間的距離和對倒!
與此同時,行動者以特殊空間建築觀眾的「現場訪談」,延伸探索表達中的「語言之道」和觀察中的「文化陣容」,如何抵消著「觀」、「聽」的真實國度?
最後,藉研究試圖構建一套可填補空缺的「舞動」和「空間」語言,審視「遊牧」的本質和城市中遺留下的內部沉積。
行動(研究)涵蓋領域:
1.從城市遊牧族群中進行抽樣式身體及經驗空間的訪談;
2.比較《看不見的城市》、《異鄉女子:十個命運自主的真實紀錄》和徐奕婕真實訪談個案的「語言情理」和「身體形骸」;
3.設計特殊空間給參與觀眾作「現場焦點訪談」,再以舞蹈行動及聲音剪接建築「對倒」的「行動研究」;
4.從四重經驗中抽出四種「語言範式」,進行反覆實驗和拆解,以探索如何建築一種「舞蹈行動語言」的可能方向。
https://participatorytheatreproject.com/theme_detail/?theme_id=7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