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封片段。1979年8月11日。仍在羈押監獄候審。
 
有朋友懷疑我這次書寫的意義。我想:只是藉書寫給自己靜思的空間罷!要創作,必須將「倉」內儲存之物翻看其究竟,才能悟出一二……
 
在喜歡講求「一分鍾閱讀」的世代,真箇進入作品,驟變成「不可理解」的行為!
或是倚靠數百字的書評,甚至是Amazon.com式的簡介,追求的,都是一種心理消費罷……
 


有一些書,細看才見真章。我一直覺得,願意靜下來書寫,是給生命經驗淨化的過程。哈維爾的書簡,更是不尋常情況下,體現一種肉身與存在意識對話的僅絕精神,文句行間,填滿深沉緻密的生命感,實在教我感受良多。
 
追蹤這封信簡一字一語,連近似輕描的日常生活瑣事,以至作者可能眼及的有限行為,引伸到家中如是用膳的遐想,像一首似尋常卻蘊藏無底內勁的樂章,回響着生活留下過的碎痕,讓你我細嚐其中味道!(肯定這音樂不會是圓舞曲,內部充斥着難以言喻的生命特寫……)
 
用膳、喝果汁的如斯普通場景,默默卻連到懷想與奧爾嘉家中喝咖啡和在廚房做菜的生活片段。當兩個人心靈溝通的人一起生活,周邊景物和空間的溫度,會儲藏在身體記憶中,經年不滅!
 
相對監房內的場景,記憶是空牆上的投影!「在這裡我可以如何談生命?」哈維爾無奈的問自己。身體和意識蠕動的任何細節,遂成為不容放過的內涵。
 
生活物件之間,每流通着不尋常的氣場、光澤和味道。追蹤生活物理版圖,每尋得穿梭箇中裡外的脈搏,存在的感覺,來得無比實在!
 
對今天過着追追趕趕生活的香港人而言,難以想像哈維爾的呼吸步履。又或是對慣性接收案例或樣板式作品的讀者,會覺得哪是精神錯置下的「胡扯」,行文意識跳躍紊亂,不合乎「文章標準」云云
 
每天每日等待奧爾嘉回信的哈維爾,其難禁的冀盼,成為推動書寫的重要部份。在長期被禁錮的日子裡,書寫生活裡曾幾和可能捕捉的影像,是剩餘可保持靈體清醒的重要活動。就連收到一封被粗暴審查和塗黑了的信,也變成寶貴的恩物,讓他變身成福爾摩斯,倚賴僅有的破碎字串,追蹤黑色下被刪除的思想痕跡。
 
身體不說謊!意識,隨禁錮而長期與肉身進行對話甚至交戰過程中,腰痛、風濕病、皮膚痕癢等,盡成為與意志抗爭着的肉身痛症!就連筆鋒移動的意態,或是手指抓痕的微小動作,也成為生活中可放大細讀的重要環節。
 
我對身體痛症的內涵和現實意義,有深切的感受:當痛(心的或肉身的),成為每天必然部份,在仍可與之對話之間,它的存在,續漸成為意識運動的必須部份,時刻提醒着存和在的交媾過程,其味真可以是延續書寫的養分!
 
對今天按鈕生活的你我,又怎思如此「痕癢」動靜?它們究竟只是電影中一個特寫便完成了的「心理閱讀」技倆,對哈維爾的存在吶喊,或如何借無窮延伸想法,去豐富有限生存的內涵,似乎是難以言傳的事!相對垂手可得任何物質支援的城都世代,哈維爾在物資僅絕的環境下,如何反思生活內涵比甚麼都來得珍貴。
 
群集世界中,多倚賴模糊概念,將生命裡細膩壓縮成符號標記,粗魯的將人、事、物下定論。圍繞的多是以職守為名的「假道德判官」,將多少人間思路堵塞或切斷,以保障功利的交易頻道疏通。書簡上塗黑了的「密碼」,究竟是折騰着人家還是不斷自我審查着的自己?
 
哈維爾將一切生活慣性都揭示出來,好讓一切大大小小呼吸着的生態或可能解咒的符碼,打開可追蹤其活着的形軌!意識,循肉身由外而內,又或是相反,甚至並駕而行,生命的溫度和脈動,一再給哈維爾提供了不尋常的跑道,讓分秒浮現的可能影像,變成下一分秒行動的機遇……
 
因此,他必須繼續!只是聯想到在紙上留下的每一個呼吸,或吻,可以存活至獄吏手中為止,字,又開始跳躍,尋找着可寄託的隙縫,奧爾嘉接上手的,不知是怎樣的破落天空?唯無比關愛、諒解和信念,才可留下點點、滴滴……
 
之間,體內細胞因此種種而萌生的旅程,早已深深影響着其存活的內涵!
 
05/09/2012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