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兩次的創作工作坊,與演員重複在她/他的一個回憶中尋找人底記憶蘊藏的多元色調和面相。從語話、身體、空間、聲調、節奏、內容、接疊、角度、視 點、情懷、思理等等當中「集體交織而構成」的「回想行動」,究竟展現著怎樣的一重(或多重)真實?其中可能涵蓋的(或遺失的)複雜情愫、道德價值和文化脈 搏,在多次不同定位重複切入在「同一記憶事件」的實驗過程中,發現傳達「故事」背後種種仍有待深化或繼續開拓的情理和觀照空間。此外,更重要的是協助演員 從中更認識自己身體和意識在「表演」間的交纏狀態,深入體味其中局限著或鎖不住的故事形軌。我們明白:在缺乏身體和語言(包括表演的、空間的、視覺的、音 象的和語話的)雕塑力和文化素養底下,故事亦每因此而不能自由起飛!

光是一段私人回憶,如何抉擇「那裡才是理應的起點和要說的片段」,是重整記憶旅途上具關鍵性的思考和閱讀課題。因為,說故事者的一切當下判斷,每連 鎖性的影響著故事呈現的態度和面貌。在現實上已相隔一大段時空的當下,重拾昔日時光隧道裡曾目睹(或體味)的經歷,當中如何選取材料,或用上怎樣的意識去 詮閱有過的經驗,都直接反照在演員的身體和聲調中。即時將記憶取捨的情愫和自我不斷調節著的「角色定位」和「事物焦距」,每反映創作日後潛在可引用(或必 需開拓)的實在素材。能否從中提鍊更具內涵或可引申更深遠視界,藉以有效推展創作,開拓或觸發更有力貫徹於生活的文化課題,是今後繼續探索中深值思考和必 需弄清的片層。

最初,演員多挪用直接的(或慣性的)態度將記憶重整鋪敘。聲音,多是熟悉的!身體,每暴露於斷續或跳躍或局部連貫的眼神當中,尋找著(或鎖定著)可 移動(或不許移動)的私密空間。在運用語話回憶某特定時空發生過的一段段生活瑣事,其間演員「追尋的現實」和「顯現的真實」,每築構著當下一種令人充滿疑 竇或製造著不同憶述拉力(亦可同時不斷變調)的闡述態度和心理情景。演員的當下「表演」態度和觀念,與對記憶事件本身容易既定的感情方位,每矛盾地或潛意 識地爭持於兩種(或甚至多種)不同空間領域,很容易墮入理所當然的「剎時判斷」中,難以有「進一步」深入記憶底層,審視其中可能錯失的種種。演員能否超越 平常的身體和思索習性,拉開其中背後給慣性封鎖著語話及身體系統的成因,真正解放說故事的方位,是每一個說故事者最起碼要拿捏的「心得」!

是次工作坊的焦點是試圖建構不同切入記憶的情景(包括客觀及主觀的環境、身體的狀態、視點的架設等),解剖當中可能開拓的「故事空間」,藉以強化說 故事者(即演員)調色混裝的能力、自由穿梭不同情景幻變的觸覺,繼續發現故事裡外容易遺忘或欠缺省思的「藝術空間」,從中驗證它底與探索素材間可能建立的 特殊關係,進而藉以解剖我們當下身處的文化構圖。

究竟在回憶過程中,演員的意識遊走在怎樣的跳板上,是十分需要逐步掌握的心理狀況,才可自由進出記憶裡外表演當下「既入且出」的環境情理,同時間進行剪接浮現於腦海的影像……

在判斷故事理應如何說、或可以怎樣說之前,演員實在要下的功夫不少。否則,舞台上展現的故事,從來不曾開發,只有表演者每日的慣常唸白,遊走在強加的「記憶」裡,看不出為何要把故事「說」出來的底蘊!

表演「技巧」,是通往更深層閱讀的鎖匙。一日成功通明其中,將之變成自己的一部份,技巧不再,一切亦會進入從心從知從覺從慟的美妙境地!但要拿準所 謂「技巧」,每不是單純一種「重複集訓」或「操練法則」的東西,它是一份重開心門、認清一己與世界建構著怎樣關係的執著勇氣!是一種深層體驗人生種種的力 氣和熱量!一切「技巧」,都早已潛藏在身體和生活裡頭,看你我心事和耐性如何,從中挖掘和解剖,審美其中!

記憶,每自由進出當下,怪裡怪氣的影響著此間一景一物、一舉一動!

記憶,並不局限於「過去」,它每分每秒結集「行動」於當下!

記憶,可不知不覺間淹沒你我!

亦可提供豐富素材,開拓每朝每日一呼一吸間的可能存在…

瘋子日記 220105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