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一伙青少年朋友邀請我到藝術中心壽臣劇院看他們的演出,「劇」的名字叫《樂與路2004》,是一群社會工作者與戲劇工作者合作,藉舞台給青少年提供一個可開拓自信和自省旅程的創作空間。我「樂」,是喜見這群青少年朋友的認真和幹勁;我看見的「路」,是一條可借演藝作為有效開展社會工作的跨橋大道,內裡剪映著青少年朋友曾幾走過充滿著疑慮、怨懟、興奮、偏執、衝動、比劃、抉擇、扶持和關愛的「情途芳域」,藉戲劇為媒,給青年一條可建構心智的「曉路」。幾位曾於兩年前一同在<一鼓作戲青少年工作坊>共渡過一段精彩時光的朋友,今日已進入另一成長階段,身體的神氣,多添了幾分難得自信的顏色……
這「演出」給我的「滿足」,是舞台上一副一副簡樸而實在的臉孔!要講究的,不再是「表演」本身,而是青少年朋友間的磨合和體驗!
年青人不需要「學做戲」(成年人也一樣)!他們需要的是學習如何透過戲劇的濾鏡,反思當下你我和社會可建立的關係,將心障的圍牆拆卸,重構新生!或借戲劇打開社會上多少被迫埋首伏案、不敢作聲的受壓制心靈,勾尋它底源頭,提出有力的思辯空間,讓生命能量重新聚焦,一起主動學習「搭橋」、「拆橋」、「觀橋」和「上橋」等「建築文化」的工程!
環顧現今香港,因應教育概念的「轉營方針」,不少中小學、幼稚園和社會服務團體像一窩蜂般大搞演藝活動,充斥著形式主義的浮誇和虛假作品。本來青少年因此有機會多一條渠道展現其能力和拼勁本是難得的事,只可惜不少學校和組織卻過份強調做show的心態,有些更早將眼界放在獎項的狩獵當中,藉以建立他朝「營運」上可「討價」的籌碼!活動的本質和背後可培養德育的心性頓一五一十的在「光榮謝幕後」便煙消雲散!
在這似是突如其來變得火熱的「戲劇教育市場」上:
我曾見過因恐表演「見不得人」而擔心「交不到功課」的老師……
我見過因恐「失場」令老師不高興而被「扣分」的「演員」……
我見過為討好「老細」而大力邀請「專業搞手壓陣」的老師及社工……
我見過因拿不到獎項而擔心自己他日「地位(或資源)不保」的「較慾老手」……
我見過願意投資數十萬搞周年演出、冀可「揚威立萬」的「豪華學府」……
我見過為演出借機「爭上位」而鬥得好不開心的老師和學生……
我見過擅長製造「扯線公仔」的「投機專家」(今日已貴為「傑青」的成員!)……
那究竟是怎樣的一條「路」?其「樂」又何如?
日前有一位朋友問我:「我給兩個仔報了名學戲劇,可否給我一點意見?究竟我可以如何幫助他學得好一點?」我回答:「他們能玩得開心就夠了!」哀哉!她的兒子才不過是四歲和六歲!
究竟是何時開始,「戲劇」如「音樂」、「舞蹈」般變成「可令家長瘋狂」的「市場增值器」!
難怪有人說:今日搞「兒童劇」是一門可觀的「生意」!只要讓願意消費的父母開心,令他們可感自豪安慰的看見兒女濃妝豔抹的站在舞臺上揮揮手,便可令「戲劇專家」其「門」如「市」!倘若考究其「排練」的過程,不知又是否一大堆「為保障客人產品承諾」、「保證他日繼續惠顧」的把戲,培訓出一大群「扯線木偶」去維繫整條「可不斷重複吸塑」的「生產線」?戲劇作為一枚充滿創意和生機的教育工具,竟可一下子變質至體無完膚!
今日教育的「戲劇形勢」,的確給不少戲劇畢業生提供了多一條「可就業」的出路。但其中氣候,卻又有不少將戲劇推展成「另一門手藝」的「職業訓練」,荒廢了它底重視的人文個性,捨棄了給同學借以思考世界方寸的教育橋渡,實屬可惜!
戲劇「樂」何從?若不投以至誠,藉以大觀世界,只怕「歧路」無窮!
只怕「樂」落!怒「路」難暢通!
瘋子日記091004
Leave a Reply